|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索赔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1-6-28] |
|
与建筑工程所采用的“硬质材料”不同,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是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活”的客体为对象的工程。其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所引发的争议有其特殊性、多样性。但该类工程同属于工程建设项目范畴,大部分工程发包方式采用国际通用的比较成熟合理的招投标制,解决合同争端,挽回施工损失,保护双方权益,同样是依靠施工索赔。所以各方认真履行合同,提高工程风险的防范意识,正确对待施工索赔是业主、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和监理工程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发生施工索赔的原因
1.双方对合同文件理解不同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是园林植物的规格、形态。合同和图纸的规范是“死”的,而植物是“活”的。例如:设计种植黄槿,规格是“胸径5-6cm,冠幅1~1.5m”,承包商按这一设计规范进行定购、施工。但实施后,业主却提出叶片不够浓密、修剪过多,认为苗木形态不好,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重新更换。由于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形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工程建设各方都从各自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对园林植物技术规范的理解产生较大的争议,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索赔。
2.工作面及设计变更的影响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工作面受制于土建工程。由于业主对主体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把握不准,常常交不出施工现场,导致“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工期延期或压缩,致使该类工程承包商的管理成本增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求变更树种,或增大绿化面积,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现象较普遍。这些变化,打乱了施工计划,延长了工期,出现诸如误工费、停工费、加班费等费用,施工费用会发生变化。施工索赔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
3.外部环境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要确保植物栽植的成活,使移栽的植物与新环境迅速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植物以水分代谢为主的代谢平衡,然而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多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成活没有绝对的把握。在工程施工和养护期间:①可能出现的台风、暴雨或者寒害会对移栽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按合同规定或洽商记录,业主同意补偿损坏苗木材料费,但对已种植物的人工费及所需的清理费却发生争议。②工程地点的土质差,不利于移植的植物生长,承包商为了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不得不采取土壤改良等措施,施工成本随之而增加了,但业主、监理却不予认可。③在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多,一是因其他项目的施工,排出的污染物(水)对植物生长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二是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拥挤、混乱、干扰的情况,引发了工人工作疲劳,造成劳动生产率降低。所有这些没有办法预测的变化,都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承包商要求业主补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施工索赔的关键措施和应对策略
正当的施工索赔常常是对不合理概算、不合理低标价的曝光,一定程度上是对估价扭曲的还原,往往有利于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有利于承包商挽回损失,提高企业效益。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
1.施工索赔的关键措施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属于风险行业。项目由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可视为甲乙双方对风险分配的表示。作为承包商,要搞好施工索赔,关键的措施是:做好施工合同管理和收集整理好事实证据。
2.做好施工合同管理
签订一个周密严谨的施工合同是工程索赔的前提依据,是索赔最终判定的基本标准,所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①在签订合同前,应派经验丰富的、有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参与制定和谈判,对合同条款逐一分析、研究,预测它可能带来的风险。②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做好对合同的监督、跟踪、分析,发现了漏洞、矛盾和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并及时把握索赔机会。
3.收集整理好事实证据
索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商对索赔做出的合理解释和具有强有力的证明材料,这就要求承包商平时注意记录和积累保存各方面的资料,并可随时从中索取、提交与索赔相关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要做到真实、可靠、完整,它包括:①工程成本核算资料:人工费核算、材料费核算、税收及汇率核算等;②工程项目材料:施工日志、会议纪要和来往信函、工程进度计划书、工程照片和工程声像、工程图纸等;③有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验收标准、行业规定和惯例。
推荐阅读:
土方工程之人工挖土监理细则
下凹式绿地的一些优势分析
新优植物推荐:海滨羊茅(图)
新优植物推荐:竹柳(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