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理水工程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
 
来源:疯狂园林人 作者:钱欣 日期:[2011-3-24]

    1、源起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对水的依赖渗透于生存需要、经济发展、艺术创造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对于水的描述,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质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先哲对于水的体认,乃至于对于自然、人生的理解。

    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后来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因此,几乎所有临水的城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存都集中于这个区域。放眼世界,鹿特丹、新加坡、汉堡、伦敦、香港、大阪等城市,水运、港口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长期的发展动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性质不断演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展,许多滨水城市旧区逐步衰落。然而,水对于人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许多老旧的滨水建筑被人们自发地利用起来,成为具有特殊历史韵味的地区。对于城市建设和设计者而言,衰落的滨水区如何更新、改造,使之重获生命力,新开发的滨水区如何处理好与水的关系,成为城市改造和复兴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2、焦点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许多城市建设潮流中,滨水区的建设与城市地位、竞争力和形象联系在一起,滨水地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也受到相应的关注。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和国际金融中心(IFC)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环节。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日益强调环境质量和景观感受,滨水区成为首选。一系列以滨水区开发为主题的国际会议相继隆重举行。 

    以上一系列以城市滨水区为主题的国际会议表明,滨水区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首先,会议举办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些年几乎每年举行数次以滨水区的规划开发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如2003年坦桑尼亚、赞比亚的“全球化对滨水区影响”;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滨水区发展规划”等国际会议。其次,会议关注的内容从开始的以绿化、环境、建筑、历史等设计领域的内容为主,逐步引入政府决策、政策扶持、房地产市场波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城市网络和区域经济大循环等等重要因素,滨水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各相关领域均十分注目的焦点。

    在滨水区开发中,最尖锐的一对矛盾就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一对矛盾以环境保护和开发效益的形式表现最为激烈,同时又贯穿着人与自然和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总体上把这一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摆在各方利益旋涡的中心。 

   多年来全球城市建设的探讨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滨水区开发建设成为各级中心城市挖掘潜在价值、建立形象和提高竞争力的共同手段。滨水区的规划建设需要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生态环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深入分析,结合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进行研究,以确定开发建设的控制目标。

    2010年的世博会将使上海的黄浦江两岸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届世博会将凭借横跨黄浦江两岸的气势,以展会、水面和人行桥为特色,创造充满活力和个性的滨水地区。这里不仅仅在2010年是城市的焦点,未来的很长时期都将是上海的标志性地区。为避免以往滨水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滨水区规划设计的控制要素进行研究、梳理,形成设计控制要素体系,以利于政府的管理和对市场的引导。 

    3、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滨水区的规划建设日益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失误。分析认为,目前滨水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房地产业升温,滨水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潜在的升值空间,成为众多开发商争夺的热门地块。掠夺性的瓜分,致使滨水区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可以留给城市公共空间的土地凤毛麟角。用地的稀缺又带来开发强度过高的后果,高楼大厦造成视线不通畅、空间轮廓线平淡、抢景败景现象严重。

    (2)许多城市滨水地区规划滞后,各地块独立开发,缺乏有机联系,配套设施自成一套,且多处于低水平状态。这种状况降低了滨水区的整体价值,并且改造成本过高。尤其体现在外部交通联系不便和内部缺乏整体性的设计,一些滨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这类问题尤为突出。

    (3)由于历史的原因,滨水区往往被工业企业占据,污染严重。虽然有高水平的规划方案,但城市土地的经营往往落后于市场开发的需要,造成长时期内新建项目与老旧企业混杂并存的格局,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无法实施,滨水景观界面处于混乱状态。

    (4)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滨水驳岸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立式驳岸,或用石块、混凝土块铺成的斜坡驳岸。这样的驳岸对于应付夏季突发洪水确实有着重要作用,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固化的驳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地植被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生物失去了生存、栖息场所,破坏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造成驳岸区生物资源的丧失和生态失衡。二是拓宽河道,固化河岸,加快了河水的流速,导致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和淤塞,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I”。

    (5)城市水体是一个相互联通的系统,在整体水网没有得到治理,外围水体的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内水体的水质基本难以保证。相当多的城市河道同时肩负着景观;可道与水运通道的双重功能。货运装卸和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水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既有污染物对水质的直接破坏,又有水质富营养化带来的某些生物过量繁殖。

    (6)景观水体往往与自然界中的大水体相连,水位受大水体涨落的影响非常大,造成亲水平台的设计受到极大制约,建成后也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

    (7)城市滨水区的改造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老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空间,目前的大部分改造往往忽略了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通过改造,焕然一新,但是城市历史的痕迹、记忆也被匆匆抹去,不可能再恢复了。

    (8)在规划中,“城市水体是市民共有的财富”的观念一直是设计者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滨水地块的开发商总是想尽办法把水岸纳入到自己的私有领域内,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割断。上海苏州河的开发过程中就出现了此种现象,致使政府、市民和媒体都扼腕叹息,想要恢复原先规划设想的连续空间已经很难了。

    这些滨水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咎其原因,既有市场无序的因素,也有城市综合管理不力的原因。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应严格控制规划设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跨领域、跨行政管辖的部分问题由政府统筹协调。对滨水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处理和明确的内容,期望通过研究,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的设计要素体系。

    4、控制要素体系研究

    我们讨论的“水”是指江河湖海等具有较大空间尺度的水体,而这样的水源正是早期城市形成时的依托,也是当今城市水体景观的中心。相应的滨水区是指与水体接触的城市临水空间。本文所讨论的滨水区特指滨水用地内以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活动及码头等功能为主的临水区域(不包括生产和货运岸线)。

    水与城市的关系,主要是指空间形态的特征关系。第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水的形态对城市形态具有特定意义,如威尼斯、阿姆斯特丹、苏州等。这些城市水网密布,城市空间与水系交融在一起,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处处都是临水空间。第二种,城市依水而建,如纽约、多伦多。这种水体往往是海、湖等大水体,具有难以跨越的特点。第三种,水从城中穿过,如伦敦、巴黎、上海,这类城市的滨水区一般是城市中心区的精华地段,具有较大的地域空间。在《水上城市城市中心第二届国际会议》(威尼斯,1991年)上,荷兰Delft大学Tzonis教授将水与城市的关系归纳为:“城在水上”,“城在水边”,“水在城中”3种形式。并且对“水都”界定为——“都,指知名都会;水,是可作为城市空间中心要素的水”。

 &n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