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景观工程施工之缺陷 |
|
来源:景观中国 作者:李柏奇 日期:[2009-7-20] |
|
同规格植物差别大
苗木规格通常指苗木的胸径、冠幅、高度等参数,对于乔木则以胸径为主,对于灌木则以冠幅、高度为主。实际采购苗木还考虑其它因素,如全冠、截干、实生、嫁接、移栽等方面。在植物施工中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审计单位对于苗木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强调较多,尤其是审计单位。正是因为对苗木规格的过多要求及施工方利益的驱使,为节约成本,采购苗木通常以是否符合验收为准则,对整体树形、主干曲直、干枝伤疤等不够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完美的植物景观工程,苗木的形态好最重要,规格偏少问题不大。我觉得苗木的设计规格只是选苗的一个方面。苗木不同于机械零件,同规格的相差甚小,也正是植物的这个特性,同规格(树形、移栽次数等方面的不同)的苗木价格相差较大。施工单位总是要挣钱的,就苗木采购来说,大家都希望苗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树形又漂亮,这样可能性大吗?就苗木价格一样的前题下选择:规格符合要求、树形较差与规格偏小、树形较好,建设单位、审计单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不会,不同的选择铸就了绿化工程的缺陷。
植物种植土壤较差
景观工程施工一般是先完成园林建筑、铺装、园路等硬质景观后回填种植土,进行植物种植。本应先清理建筑垃圾后再填种植土,而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很少去做,致使种植土壤变薄,甚至把回填土与原土壤以建筑垃圾为隔层使其分开,结果使植物很难生长。给日后的养护带来极严重的后果。若遇旱年,则植物可能全部死亡。这种现象在道路绿地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分车隔篱带,其生长的不利因素(如灰尘、汽车尾气等)本来就多,再加上土壤又出现严重问题,怎么可能使分车带植物生长良好。园林工程种植土的另一个普遍问题是很喜欢用黄泥。黄泥虽有其优点,如:表层覆盖黄泥使绿地显得干净,视觉效果好;表层覆盖黄泥可明显减少杂草数量、种类;种植穴四周铺以少许黄泥有利于植物发根。但黄泥毕竟粘性太重,酸性太强,又贫脊,不利于多数植物生长,故而在园林植物种植中控制黄泥用量不可忽视。
工期内植物养护不规范
众所周知,对于植物则是“三分种,七分养”的道理。而施工单位在工期内的养护完全是为工程验收通过为目的来进行的。一般来说,施工单位的养护期为一年,验收前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杂草清除,简单修剪,验收合格后交建设单位或绿化主管部门正常养护。据我所知有许多施工单位的养护极不规范,做法大致概括为“除草不除根,浇水不浇透,修剪不到位”。这样危害极大:草留其根,使根系不断壮大,新芽不断产生;不浇透水,使植物根系向地面生长,促使根系地表化,若遇旱年,植物极易枯死;色块苗修剪,为求快速成形不愿压低,结果其基部漏空,严重影响日后美观。绿地养护以工程完工后的前几年最为重要,这段时间是植物根系恢复,树冠定型的重要阶段,也是绿地杂草清除的关键时期,如以麦冬为地被的绿地,只要麦冬成形后,杂草很难再生长起来(除极少数几种以地下径繁殖的杂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