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湖的驳岸处理 |
|
来源:希瑞尔景观 作者:《希瑞尔印象》编辑部 日期:[2009-11-3] |
|
为了修复退化了的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国外尤其是日本在河道、沟渠护坡中运用了生态混凝土技术,并于2001年4月制订了生态混凝土河川护岸工法,以推进具有生态效应的生态混凝土的应用进程。生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既能保护堤岸防止受到侵蚀,又可在具有连续孔隙的多孔混凝土中直接或在其表面铺上泥土薄层,在上面播种草籽或小苗。由于生态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可以使植物舒适地生长,从而建成亲近自然型的生态护坡护岸。
根据堤岸坡度、土质和水力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三种类型的护坡方式可供选用,这三种护坡方式是:现场连续铺装型、预制砌块拼装型、预制球连接组装型。
每种技术类型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基底处理和工程结构设计。还可以根据护坡功能的需要,分为重视植物型护坡和重视强度型护坡。当需要提高强度时,孔隙率应适当降低。在铺设生态混凝土或多孔混凝土球之前首先修整好坡形,然后在坡面上铺设土工防渗布防止水土流失,然后进行生态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或多孔混凝土球的铺设。在种植植物之前,应在生态混凝土(球)中填入保水性好的土质,对植物生长必须的养分可加入多孔混凝土表面的覆土中,其覆土厚度一般为5~10㎝。在多孔混凝土上铺设混凝土块时,可以在混凝土砌块拼出的空隙中放置含有肥料成分的泥土块。浇筑和铺设完成后需精心养护,并采取防止暴雨冲刷等措施,养护一段时间后即可喷撒植物种子,也可以直接移栽植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