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景观水变质的原因及应对办法的讨论 |
|
日期:[2008-1-22] |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景观水这个以前让我们觉得新鲜的事物,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个别地方的湖水正在变黑发臭,某些湖泊还出现了观赏鱼大量死亡的现象;一些小区或公园的景观水及一些景观河道由于水质恶化,而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遭到居民们的联名投诉,这样的结果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因此,如何改善景观水的水质已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难题。
景观水容易变质的原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景观水,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小型的天然湖泊,如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西湖等;
2、人造湖泊,如各大中城市公园内的湖泊;
3、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人造景观湖;
4、各种景观用的河道。
导致以上几种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水源的条件差
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江河整治的力度,但由于河道受污染时间长且污染物成份复杂,因此现在我国几个主要水系的水质情况还不能达到景观水的水质要求。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上海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这就很适宜于兰绿藻的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在夏季上海的以自来水为水源的景观水只需七天就会变质,加上经常还有酸雨和降尘,使得上海景观水的质量先天就很差。
2、面污染源多
景观水的周围往往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水中也常常饲养一些水禽、鱼虾之类的动物,供人们观赏。由于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最低的景观水中,这些面源污染,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另外,动物的代谢物质也会加速兰绿藻的生长,使湖底呈厌氧状态,反过来又会使鱼虾因缺氧而死亡,腐烂的水生动物其蛋白质分解又使水质变臭,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而对于某些景观河道,由于周边居民和工厂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将一些生活或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这样的行为将给河道带来毁灭性破坏,必须加以制止。
3、人为的破坏
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例如:公园内一些钓鱼的游客,为了使鱼上钩,往往会预先投入大量的“鱼窝”,以期吸引鱼群上钩。这种富含蛋白质的,过量的“鱼窝”沉淀在湖底,又形成了水质恶化的污染源。再如,有些公园管理人员通过卖给游客鱼饵来达到创收的目的。好奇的游客就毫无节制地以投鱼饵来取乐,造成的后果是,鱼儿因撑食而死,多余的饵料和死鱼一起成为水质的污染源。此外,在一些小区内,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清洁工为了方便,直接用景观水洗拖把或是冲洗地面上的污迹,用完后再直接将水倒回人工湖,这种行为也会严重地污染景观水。
另外,某些环保公司的“野蛮”施工也将导致水质恶化。在上海的一个小区,居民们一觉醒来发现本来还是好好的人工湖一夜间变红了,而且水中的各种鱼类都已全部“阵亡”。后来经调查发现,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承担人工湖保养工作的某环保公司为了图方便将本该全池喷洒的药剂,一次性倒入了人工湖,这使得药水成为了毒药,这些毒药从局部扩散到全池,最终导致了这幕好水变死水、活鱼变死鱼的悲剧发生。
4、设计的不合理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园或小区中,由于设计的不科学,人工湖中经常会出现死角,而死角中的水由于缺乏流动,往往最容易恶化。各种污染物将会沉积在死角处,并慢慢地污染整个人工湖,这使得死角成为人工湖的一个内部污染源,因此,在一个人工湖中如果死角越多,水质恶化得越快。
5、地下水的污染<BR>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离子等等)渗入了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如今我国地下水的污染已经相当普遍而严重,而大部分的景观水又是与地下水相通的,因此导致景观水的变质也是显而易见的。
6、蓝绿藻的入侵<BR>蓝绿藻是景观水的头号公敌。由于蓝绿藻的孢子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它们可以落户于任何有水的地方。这种藻类繁殖速度极快,基本上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而且藻类的繁殖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样将会影响到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生水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部分鱼类吃了这种藻类都不能消化。更坏的是,这种藻类死亡后,它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分解,并能产生有毒物质,当这些毒质浓度过大时,不但能毒死鱼类,就连家畜饮了这种水也会被毒死。但这种藻类真正的可怕之处是,它们可以从空气中获得繁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高这些营养物在水体中的含量,从而促进藻类的疯长,因此即使在没有任何外来营养物进入水体的情况下,它们会疯长。如何消灭蓝绿藻是景观水治理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俗话说的好:“七分预防,三分治疗”,这个道理在景观水中同样适用。如果设计合理并能控制住污染源,这将大大降低治理的难度及成本。对于控制污染源,我们有如下建议:
1、选择好的水源,如果水源的水质不能达标,则应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方可引入人工湖内;
2、如有条件,可在湖泊边设计排水沟,以防止绿化污水流入人工湖;
3、定期打捞漂浮在人工湖上的树叶、枯草等杂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控制饲料的投加量,并要加强管理,以防止各种清洁污水流入人工湖;
5、对于景观河道,应加强对河道周边污水的管理及监督,防止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流入河道。
即使有了很好的预防措施,必要的治理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还是会有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而且蓝绿藻从空气中获取营养物的能力是任何预防措施都无法阻止的。现在常用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充足的干净水源作保证。
2、循环过滤的方式<BR>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3、投加化学药剂投加化学药剂,可以杀死藻类。这样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水质变清,但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化学药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逐渐缩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药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投加化学药剂虽然能使水体变清而且成本较低,但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相反长期投加还会使水质越来越差,最终使人工湖成为一潭死水。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BR>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开发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目前所开发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按照仿生学的理论对于自然界恢复能力与自净能力的强化。可以说,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
不同的人工湖,应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方法。
要保持好的水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严格点说,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本文只是从某些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我们希望本文能给您一定的提示或帮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