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
|
来源:项目管理网 作者:王利 日期:[2006-12-27] |
|
关于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问题,不少专家、学者曾提出过许多改革意见,在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范围内的同志也议论很多,各持己见,提出不少建议。经过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在此提出我的一些粗浅看法。&nb
一、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特点: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源头上讲,还是沿着原苏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没有摆脱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办法。因此,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力度还不够,进展缓慢。现行概预算定额的人工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以及单价几年不变,但是面对机电设备不断更新,价格不断调整;燃料消耗、人工单价等已经市场化,定额长期不变,这样的管理与市场经济发生了背离。现行费用定额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表现在“以投定支”的大锅饭,内容繁多,部分费用率偏高,由于几年不变的定额标准,迫使主管部门不断进行调整,结果是系数套系数,计算办法复杂,给专业人员增加了难度。
2、忽视了企业个性化特点:我们先分析工程实体:建筑产品价格主要由工程实体消耗、施工费用消耗以及管理费、利润、税金等组成,而工程实体消耗量的确定,是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依照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和质安评定标准所规定的人工、机械、材料的消耗量。这一部分的定额量是按照我国社会平均水平制定的。就目前国家经济改革处于过度而言,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税金则是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目前,无论估算、概算的编制还是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均共用同一种定额和费用标准,自然而然就把上述因素固定化,这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在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误区。这一误区贯穿于招投标全过程。由于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共用同一种定额标准,所以,投标者采取各种手段窃取招标标底的有关资料,其特点是围绕着业主标底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不正当的竞争势必导致投标报价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其次,由于某些业主出发点不同或者不正确,有可能使竞争演变为攻关。可以肯定的说,招投标两家共用一种定额标准的作法,非但不利于促进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优秀企业夺标优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滋生腐败行为。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陈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对国家来说是制而不能度,对企业来讲是靠吃“大锅饭”求回生,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1、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推进建设市场化的重要途径。1992年国家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措施。这一改革措施的推出迈出了对传统定额改革的第一步,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初期,政府用管放结合的价格机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建筑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做法难以改变工程预算定额中国家指令性内容比较多的状况,难以满足招标投标竞争定价和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要求。因为我们控制的量是社会平均消耗量,还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消耗量,不能全面地体现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还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因为社会平均水平不代表社会的先进水平。因此跳出传统的工程预算定额编制以及预算计价法的模式;探讨适应招投标需要,编制适应于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新的计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2、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治本措施之一。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建设市场上存在的许多不规范行为大多与工程造价有直接的联系。过去工程预算定额在发承包工程中计价。调节发承包双方利益和反映市场价格、需求方面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方面,还缺乏合理完善的机制,甚至出现了一些漏洞。实现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除了法律规范、行政监管以外,发挥市场规律中“竞争”和‘价格”的作用是治本之策。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是我们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一项长期和迫切的任务。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通过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发挥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规范业主在工程招标中计价行为。
3、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建筑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在我国建立和推行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常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为建设市场主体适时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之尽快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我们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推动这一新的计价办法的贯彻执行,编制发布《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使我国的计价依据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利于提高国内建设各方主体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对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