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监理 |
工程监理岂能形同虚设 |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剑红 日期:[2006-12-10] |
监理不监
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由于政府推行力度非常大,被查工程很少发现不搞监理的,但不履行监理职责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在湖北荆门工贸综合楼工程,检查组发现其监理单位———荆门正兴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居然无资格证书,无岗位证书,对关键部位也未进行验收。检查组的结论是:这个工程的监理形同虚设。
据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介绍,目前有相当多的监理单位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有的监理计划、细则内容空洞,很多监理大纲并没有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而只是照抄建设部制定的监理规范。监理工程师行为不规范普遍存在,如建筑材料进场后,须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才能批准使用,但一些监理没有执行审查批准的程序,甚至不经审查就批准。有的无施工单位人员资格检查记录,无设计变更记录,无见证取样记录,无旁站、巡视、平行检查记录,无阶段质量评估报告。在金德钧检查的30个监理公司中,他认为比较认真工作的只有一个公司,其余的多在做着“有一搭、无一搭”的监理。
原因何在
造成监理不规范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如一些地方搞市场封锁。检查人员在某地区发现,当地只有一个本地监理公司被允许承揽工程,结果是这个40多人的公司监理了30多个工程,根本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责。此外,业主对监理的认识也有待提高。虽然现在甲方明目张胆拒绝监理的很少,但许多单位认为这么多年没搞监理也照样盖房子,很不情愿花这笔监理费。国家规定的按工程造价的2.5%—0.6%监理取费标准已大大低于国外的标准,而在实践中往往还要被压低。有的业主只是象征性付给监理公司一笔钱,请一两个监理方的人到场就行。更有一些业主只是从监理公司借个证,以骗取开工证。
监理人员素质差,是造成监理不规范的最主要原因。监理工作的特点需要监理公司有一个既懂技术、懂专业,又懂经济、懂法律的人才群体,总监还需要具备综合协调管理的能力。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监理公司是施工企业或设计企业派生出来的,又大量聘请退休人员任职,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注册监理工程师虽然要经过资格认证,但仅凭考试很难挑选能满足工程监理需要的人才,往往发生“会考的不会干,能干的不会考”的事情。
专项整顿
前几年,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曾特意主动招呼监理同志到身边合影。他说,这样做“就是想提高你们监理的地位”,并表示自己要做监理的“后盾”。监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在许多工程,特别是三峡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都对这个行业寄予很大的期望。整顿监理行业的不规范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个重要环节。金德钧总工程师认为,解决当前监理不规范的问题,根本在于提高监理公司的素质,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因为,监理公司行为不规范,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业主对监理的不信任,更加不情愿花监理费。如此,导致监理企业更没有能力吸引人才,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明年,建设部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将进行专项整顿,对监理行业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更实际更有效的环节整顿。对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将进行清理。在抓紧落实《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同时,要对监理公司的监理工作量做一定限制,以确保监理工作的质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