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在园林中的审美特征与造景 |
|
来源:网易园林 作者:李尚志 日期:[2005-12-8] |
|
在我国园林水景中,荷花是一种传统的造景植物。由于它在形态、景观、环境、文化等方面具有多种审美特征及功能,因而在植物造景中,表现出丰富多采的园林艺术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荷花的个体形态美
荷花之美,首先是其形态。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碧绿如盖的荷叶,中通外直的荷柄,这都反映出荷花的第一审美特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唱,既朴实且客观地描写了荷花的自然美。众所周知,自然美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是人类通过物质或精神力量改造过的自然,人可亲近,人可欣赏,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联的自然,也是自然美的特征之一。当人类只有征服了自然,才能开始欣赏自然之美,并在生活中发展这种美。如荷花的“花”字,由“草”头,“人”旁及“七”(即化)所合成,即包含了人化之意。其实,现在人们所观赏的各种荷花品种,无一不是通过园艺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经过多少年代的辛勤培育所获得。由过去的单色单瓣种,精心培育出红、粉、白、黄、杂色及复瓣、重瓣、千瓣品种。红的艳若丹霞;粉的妩媚动人,白的晶莹似玉;黄的明快耀眼;还有杂色碎如洒锦。真是色彩丰富,姿态各异,大大提高了荷花的观赏价值。
荷花的自然景观美
从园林美学的角度,荷花的景观美与时间、空间和距离都有一定的联系。首先,赏荷具有时间性。从长江流域为例,荷花的生命周期于仲春萌芽发叶,盛夏花繁叶茂,深秋残叶败梗,寒冬根茎休眠。故赏荷应该了解荷花展叶开花的习性和规律。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河湖池中,新荷散布。这时花蕾虽未萌出,但田田莲叶,似紫非红,贴水初翻,生机盎然,春意尤浓。到了炎夏暑日,骄阳似火,临立池岸,红肥绿瘦,一片清凉,这是赏荷的最好时光。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之景色,在这一时段艳丽的花朵、圆润的碧叶、飘溢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因而,夏日是荷花审美的一个重要时间参量。九月重阳,秋风送爽,一池枯荷,景象萧瑟,给人带来的是惆怅、感伤的审美情趣。
其次,赏荷有空间层次感。当你临池远眺,那万顷荷塘所限定的绿色空间,给人带来了一个清凉的氛围。在这所限定的空间里,通过空间层次构图手法,不仅反映出荷花的自然美,还可表现出空间层次的美感。在一些公园或风景区的荷花景观,后有垂柳、碧竹或池杉为背景;前有大尺度的水面配植睡莲、王莲等水生花卉作前景,游人隔岸观荷,由远及近,则呈现一幅淡烟疏树、绿荫垂绦;红蕾碧叶,摇曳多姿;碧波荡漾、浮光掠影的多层次审美空间。
其三,赏荷有距离感。德国美学家弗·菲希尔曾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一般来说,观荷有远观与近观之分。远观是一种意境美,群体美和朦胧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只有远观才能反映出此诗的意境。那千顷碧叶连接天边,万柄红荷映衬艳阳,轻风吹过,荷浪翻卷,蔚为壮观。这正符合古人提出的“态以远生,意以远韵”之审美思想。而近观则是一种个体美、姿态美。如“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这是作者在近观细赏之后,才描绘出形象鲜明、超凡脱俗的画面。
荷花的生态环境美
谈荷花的生态环境美,关键在于环境中生态系统多样性,而其多样性是否可持续发展。因为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如鸟类、蛙类、鱼类以及沉水植物、沼生植物、岸边植物群落,等等。不同生物或群落通过占据其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位,都会采取不同的能量利用方式,以及食物链网的相互关联,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基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使荷花生态环境具有“椋歌惊起睡鸳鸯”的田园风光。不然,环境被污染,生态不平衡,生物多样性得不到持续发展,也就谈不上荷花生态环境的美。因而,荷花生态旅游区域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相协调,加强游人的环保意识,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法规,使荷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得到保障。这样,荷花生态环境才具有审美价值。
荷花的文化艺术美
中国的审美思想,最早表现于先民的神话传说、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文化艺术形式美的萌芽中,同样,荷花的审美思想也是脱胎于灿烂悠久的荷文化。由于古代“比德”思想的影响,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去认识大自然。换言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主要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思想品德相类似的特征。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之《爱莲说》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其实,“出泥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只是荷花的自然属性。当把荷花的这些属性与人的品格情操联系起来时,荷花的美就得到了升华。可见,荷花的审美特征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以荷花为题材的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由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其中不少为经典之作。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中国花协荷花分会在武汉、杭州、深圳等地举办的全国荷花展览,同时还展出了与荷花有关的绘画、书法、摄影、邮品、工艺美术品等。游人不仅观看荷花的自然美,而且可欣赏到精美的荷花文化艺术作品,以增添对荷花的审美情趣。
荷花造景
荷花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应按水面的大小而论。若在数十亩或百余亩的宽阔水面上,遍植荷花,能造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蔚然景观。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昆明湖和北海、广东三水荷花世界、深圳洪湖公园等,都是以大水面广植荷花而著称。大水面的荷花造景,要与岸边植物相协调,如沿岸植垂柳、水杉、水松、落羽杉、竹类等耐湿植物作背景;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空旷水面点缀睡莲、王莲等浮叶花卉,这样荷景才有空间层次感和韵律节奏感。如深圳洪湖公园沿岸浅水区种植荷花,岸边以大王椰、假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相衬,并沿石岸栽种水竹芋、纸莎草、花叶芦荻、水生美人蕉等,游人漫步于湖岸赏荷,风过荷举,碧波荡漾,景观效果别样,生机盎然。
庭院小池植荷造景,如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北京谐趣园、濠濮涧等,都是利用小水面植荷的代表作。以拙政园为例,全园面积仅40000平方米,而以荷花造景的景点就有6个之多,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芙蓉榭”、“留听阁”等。“芙蓉榭”位于该园东部,进园门后,经“兰雪堂”北折便是。池中植荷宜稀,强调古诗中“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之意境。一般叶隙间见水可免单调、沉闷,而散植依稀反觉水面有宽阔之感。池畔植高柳以利夏日遮荫,榭边种香樟大木,则可浓荫却暑。还有北京北海濠濮涧之景,背山面水,池边筑有一水榭,红柱灰瓦,古朴淡雅,池中植有红荷,与小桥、石坊、假山、云树、蓝天相映,景色清幽,充满了山林隐逸野趣。
如今,随着城市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根据自身条件在庭院私宅、屋顶阳台筑池种荷,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的一种时尚。如深圳东湖宾馆庭院小池,池中荷花与池畔的水榭和池岸的垂柳相映,田园风光,饶有情趣。而广州东方宾馆内庭水池中,点缀数丛荷花和睡莲,环境清新自然,景色倍觉幽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