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假山的基础工程 |
|
来源:网易园林 作者:卜复鸣 日期:[2005-11-25] |
|
堆叠假山和建造房屋一样,必须先做基础,即所谓的“立基”。首先按照预定设计的范围,开沟打桩。基脚的面积和深浅,则由假山山形的大小和轻重来决定。计成在《园冶》“立基”条中说:“假山之基,约大半在水中立起。先量顶之高大,才定基之浅深。掇石须知占天,围土必然占地。最忌居中,便宜散漫。”所以园林假山的堆叠必须从设计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先确定假山基础的位置、外形和深浅等,否则当假山的基础已出地面,再想改变假山的整体形状,增加高度或体量,就很困难了。一般假山基础的开挖深度,以能承载假山的整体重量而不至于下沉,并且能在久远的年代里不变形的要求为原则。同时也必须做到假山工程造价较低而施工简易的要求。
假山工程的基础可分为陆地和涉水两种,在做法上又有桩基、灰土基础和混凝土基础之分。桩基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假山基础做法,《园冶·掇山》说:“掇山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尤其是水中的假山或假山驳岸,用得较为广泛。其原理是将桩柱的底头打到能接触到水下或弱土层下的硬土层,以形成一个人工加强的支撑层,桩柱在假山基础范围内均匀分布,这种桩称为“支撑桩”。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的则称“梅花桩”;用以挤实土壤,以加强土壤承载力的,则称之为“摩擦桩”。桩柱通常多选用柏木或杉木,以取其通直而较耐水湿。桩粗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桩长一般在100厘米以上至150厘米以上不等。如做驳岸,少则三排,多则五排,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一般在20厘米左右。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凡有水际驳岸的假山基础,大多用杉木桩,如拙政园水边假山驳岸的杉木桩长约150厘米;而北方则多用柏木桩,如北京颐和园的柏木桩长约160~200厘米。桩木顶端露出湖底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再用花岗岩条石压顶。条石上面再用毛石和自然形态的假山石,即《园冶·掇山》所云:“立根铺以粗石,大块满盖桩头”。条石和毛石应置于最低水位线以下,自然形态的假山石的下部亦应在水位线以下,这样不仅美观,也可减少桩木的腐烂,所以有的桩木能逾百年而不坏。
除了木桩之外,也有用钢筋混凝土桩的。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有的地方,如扬州地区为长江边的冲积砂层土壤,土壤空隙较多,通气较多,加之土壤潮湿,木桩容易腐烂,所以传统上还采用“填充桩”的方法。所谓填充桩,就是用木桩或钢杆打桩到一定的深度,将其拔出,然而在桩孔中填入生石灰块,再加水捣实,其凝固后便会有足够的承载力,这种方法称为“灰桩”;如用碎瓦砾来充填桩孔,则称为“瓦砾桩”。其桩的直径约为20厘米,桩长一般在60~100厘米,桩边的距离为50~70厘米。苏州地区因其土壤粘性相对较强,土为基础方法,称为“石钉桩”,再在缝隙中夹填碎石,上用碎砖片和素土夯实,中间铺以大石块;若承重较大,则在夯实的基础上置以条石。北京圆明园因处于低湿地带,地下水成了破坏假山基础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冻胀对假山基础的影响,所以其常用在桩基上面打灰土的方法,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对基础的破坏。
灰土基础某些北方地区,因地下水位不高,雨季比较集中,这样便使灰土基础有个比较好的凝固条件。灰土一经凝固,便不透水,可以减少土壤冻胀的破坏。所以在北京古典园林中,对位于陆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础。灰土基础的宽度一般要比假山底面的宽度宽出50厘米左右,即所谓的“宽打窄用”。灰槽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2米以下的假山,一般是打一步素土,再一步灰土。所谓的一步灰土,即布灰30厘米左右,踩实到15厘米左右后,再夯实至10厘米多的厚度。2~4米高的假山,用一步素土、两步灰土。灰土基础对石灰的要求,必须是选用新出窑的块灰,并在现场泼水化灰,灰土的比例为3∶7,素土要求是颗粒细匀不掺杂质的粘性土壤。
混凝土基础近代假山一般多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这类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快。块石基础常用没有造型和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假山石,或花岗岩毛石、废条石等筑砌,所以也称毛石基础。这种基础适用于中小型假山。其基础的厚度根据假山的体量而定,一般高在2米左右的假山,其厚度在40厘米左右;4米左右的假山,其厚度则在50厘米左右;毛石基础的宽度应比假山底部宽出30厘米以上。毛石需满铺铺平,石块之间相互咬合,搭配紧密,缝隙用碎石及150~200#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灌实作平,使它连成整体。堆叠大型假山则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先需要挖土到设计所需的基础深度,人工夯实底层素土,再用150~200#的混凝土做厚7~10厘米的垫层,然后再在上面用钢筋扎成20厘米左右见方的网状钢筋网,最后用混凝土浇注灌实,经一周左右的养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在假山施工中还有“拉底”一说。所谓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叠置最底层的自然假山石的术语,其正如《园冶·掇山》所说的:“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文而加。”选用顽夯的大块山石拉底,具有坚实耐压、永久不坏的作用,同时因为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间变化却都立足于这一层,所以古代叠山匠师们把拉底看作是叠山之本。其要点:一是统筹向背,即根据设计要求,统筹确定假山的主次关系,安排假山的组合单元,再来确定底石的位置和发展体势。二是曲折错落,即假山底脚的轮廓线一定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三是断续相间,即假山底石所构成的外观,不是连绵不断的,选石上要根据大小石材成不规则的相间关系安置,以为假山中层的“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自然变化作准备。四是紧连互咬,虽然外观上有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却必须一块紧咬一块,具有整体性。五是垫平安稳,以便于继续施工。 |
|
|
|
|
|
|
|